2025年《国家科学评论》信息与生命科学前沿论坛在兰州大学顺利举办

2025年8月11至13日,2025年《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信息与生命科学前沿论坛在兰州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杂志社和兰州大学共同主办,聚焦“AI Life Sciences”(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主题,旨在为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者提供高质量跨学科交流平台。兰州大学副校长陈熙萌,《国家科学评论》执行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国家科学评论》副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国家科学评论》副主编、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吴仲义,《中国科学》杂志社学术总监任胜利,《国家科学评论》编辑部主任王贵林等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国家科学评论》编委、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斌主持,论坛闭幕式由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副院长邓建明主持。

出席论坛的还有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文波、党委副书记段小平、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党委书记王志成、院长刘建全,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马志新、阎石、赵庆林、韩艳梅、副书记郁刚,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副院长邓建明、尚占环、方向文、副书记李斌,以及两院师生。

兰州大学副校长陈熙萌教授为开幕致辞,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随后,《国家科学评论》副主编郭雷院士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赋能生命科学,已成为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破解重大科学问题、提升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引擎,本次论坛聚焦这一前沿交叉领域,意义深远。编辑部王贵林主任系统回顾了《国家科学评论》自创刊以来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期刊的办刊理念和未来发展规划。他强调,作为我国科技期刊的杰出代表,《国家科学评论》始终坚持高标准的学术质量要求,学科覆盖面广,栏目设置丰富多样,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未来将继续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目标迈进。

本次论坛围绕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的前沿发展,共设置了23场高水平学术报告,系统梳理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学科交叉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与建设性建议。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蒲慕明院士和郑海荣院士分别作《脑科学与类脑人工智能》、《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两场主旨报告,两位院士深入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学术思考,并与现场学者展开了热烈的学术对话。此外,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21所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相继发表精彩演讲,包括:清华大学张学工教授、西湖大学许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陈洛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江教授、西湖大学杨剑教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王国栋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胡霁教授、深圳大学张晗教授、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王勇研究员、清华大学汪小我教授、北京大学高歌教授、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许军研究员、南京医科大学卞舒惠教授、浙江大学张国捷教授、中山大学杨跃东教授、北京大学来鲁华教授、北京大学于翔教授、复旦大学赵兴明教授、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张世华研究员、复旦大学徐书华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王立平研究员。与会专家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创新的研究视角和生动的学术表达,持续激发会场讨论热情,将学术交流不断推向高潮。

在论坛闭幕式上,《中国科学》杂志社学术总监任胜利对本次论坛的学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高水平学术期刊与高质量学术会议具有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学术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任胜利强调,要持续推动我国本土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国家科学评论》副主编吴仲义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他高度肯定了所有与会专家的精彩报告和热烈讨论,认为本次论坛取得了预期效果,不同领域的专家在思想上进行了碰撞,期待未来能启发信息与生命科学开展更好的科学研究。最后,他宣布2025年《国家科学评论》信息与生命科学前沿论坛圆满闭幕。